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原因可能是太陽耀斑有關,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報道,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接連墜落。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學家丹尼奧利維拉領導的研究小組對衛星雨進行了研究。

研究人員稱,當太陽表面出現許多黑子時,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和太陽耀斑。太陽風通過日冕洞向外噴發,其中一部分物質會朝地球方向飛去,引發磁暴。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
據了解,星鏈衛星是馬斯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旗下的全球衛星寬帶項目,該項目計劃為包括偏遠地區在內的全球任何地方提供衛星寬帶。由于SpaceX研發出的獵鷹火箭的相對低成本和強大運力,星鏈衛星可以頻繁發射,一次發射可以將幾十顆衛星送上太空。在升空后,有不少星鏈衛星會主動進行升軌操作,這是因為火箭發射升空后,星箭分離的軌道高度較低,所以需要衛星自主升軌。
研究小組將衛星墜落的時間與各種自然現象進行對比,發現衛星墜落與太陽活動存在明確的關聯。由于星鏈衛星需要提供通信服務,其軌道高度較低。據估計,這種軌道上的衛星平均壽命為5年。我們清楚地發現,當前太陽活躍度的增強對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產生了顯著影響。這是一個研究衛星軌道阻力的絕佳時期,因為在本輪太陽活動高峰期,地球低軌衛星的數量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當太陽表面出現許多黑子時,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和太陽耀斑。太陽風通過日冕洞向外噴發,其中一部分物質會朝地球方向飛去,引發磁暴。當太陽等離子體到達地球并引發磁暴時,還會產生一種對上層大氣的加熱現象。大氣層被加熱后會膨脹,衛星會感受到更大的飛行阻力,從而脫離軌道,最終墜落。
資料顯示,2020年就有衛星墜落。但鑒于馬斯克發射的星鏈衛星數量龐大,起初的墜落數量還在合理范圍內。2020年僅墜落了兩顆衛星。但在2021年,墜落數量飆升至78顆。此后兩年,墜落衛星數量基本保持在這個水平,2022年墜落99顆,2023年墜落88顆。但去年卻有316顆衛星在大氣層中燒毀。
盡管這一現象總體上可以理解,但仍有許多謎團。研究報告指出,一半的衛星并非在強磁暴期間墜落,而是在中等磁暴和弱磁暴期間墜落。這很可能是因為弱磁暴通常持續時間更長,會緩慢地侵蝕軌道,將衛星推向不可避免的結局。
文章來自:水冶新聞網,載請注明出處!